勝利每日早報
勝利早報【20230227】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仍處於短期下跌趨勢,其中,航空、科技領跌;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繼續收跌,其中,信創、軍工等強,金融、汽車偏弱。上周五美國公佈最新通脹數據超預期,疊加最新GDP與個人消費數據維持正增長,就業與綜合PMI數據仍強勁,反映了美國經濟基本面整體仍較為向好,這些數據仍支持美聯儲加息,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擔憂,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國內公佈最新出口數據繼續下滑,疊加中美貿易戰與俄烏衝突的發酵,外需市場很難恢復增長預期。因此,國內全力刺激內需是政策的方向與目標。從最近的政策方向看,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尤其是全國經營貸款利率與房貸利率都出現明顯下降。同時,上海與深圳兩大交易所公佈全面實施註冊制,使更多企業能夠上市融資,增加直接融資需求。需要注意的是最近監管部門開始打擊經營貸等流入房地產,刺激融資的需求上升,不是讓資金去炒房地產,而是引導資金投資養老、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還有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再度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但短期看,兩會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濃厚,預計短期市場以震盪整固為主,兩會後才可能出現才會有較好的表現。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新能源、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內需消費超跌機會。

2023年02月27日
勝利早報【20230224】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收漲,但仍處於短期下跌趨勢,其中,半導體、多數互聯網科技強。昨天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繼續收跌,其中,光伏產業鏈等強,消費零售偏弱。昨晚美國公佈最新GDP與個人消費數據,低於預期,但仍維持正增長,反映了美國經濟基本面雖出現轉弱的跡象,但整體仍較為強勁,這些數據支援美聯儲繼續加息。美聯儲公佈最新的會議紀要顯示3月份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從前一天的12%升至27%,加息25個基點的概率則降至73%,終端利率定價接近5.30%。這反映了美國強勁經濟數據可能讓通脹回落的低於預期,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儘管外需降溫與外部政治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是國內仍繼續全力刺激內需與新基建,其中強調國產化替代。政策面上,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刺激擴大內需,引導資金投資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尤其是鼓勵“互聯網+醫療健康”等。這些政策導向有利於化解經濟困境,支持經濟恢復。政策上繼續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 需要謹慎的是中紀委網站刊文表示破除“金融精英論”等錯誤思想,整治享樂主義。這些監管整頓可能會引致金融行業的創新性減弱。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再度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但短期看,兩會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濃厚,預計會後才可能出現才會有好點表現。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新能源、信創調整後的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超跌機會。

2023年02月24日
勝利早報【20230223】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仍處於短期下跌趨勢,其中,新能源汽車強,多數科技股弱。昨日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收跌,其中,信創、家電、衛星產業鏈等強,半導體、金融等弱。昨晚美聯儲公佈最新的會議紀要顯示多數人支援3月份加息25個基點,但加息終端利率定價接近5.30%。這反映了美國強勁經濟數據可能讓通脹回落的速度低於預期,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儘管外需降溫與外部政治環境存在不確定性,但是國內仍繼續全力刺激內需與新基建,其中強調國產化替代。政策面上,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刺激擴大內需,引導資金投資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同時,對外政策上,中國與伊朗的合作聲明看,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將帶來更多合作的訂單,在海外發揮中國產業優勢,打破歐美的限制。合理相信這些政策導向有利於化解經濟困境,支持經濟恢復。還有,最近國內宣佈商業地產領域不動產私募基金正式落地,也是一個穩地產的重磅利好政策。政策上繼續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 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再度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港股與A股短期可能強於週邊市場表現。策略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同時,關注一些低估值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的行業,如:新基建等。

2023年02月23日
勝利早報【20230222】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均跌破主要均線形成短期下跌趨勢,其中,科技、新能源等成長行業領跌。昨天A股滬深兩市收漲,而港股明顯收跌,其中,汽車、地產等強,互聯網科技等弱。昨晚美國公佈2月份綜合PMI數據創8個月以來最高,叠加之前美國公佈的CPI、PPI、就業人數、消費等數據高過預期,原來是擔心美國經濟衰退而倒逼美聯儲放緩加息的邏輯再減弱,同時,歐央行繼續發佈50個基點的激進加息言論,加劇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憂慮。市場對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加劇,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刺激擴大內需,引導資金投資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同時,對外政策上,中國與伊朗的合作聲明看,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將帶來更多合作的訂單,在海外發揮中國產業優勢。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與出口下滑,這些政策導向有利於化解經濟困境,支持經濟恢復。還有,最近國內宣佈商業地產領域不動產私募基金正式落地,也是一個利於穩地產的重磅利好政策。政策上繼續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 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再度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港股與A股短期可能強於週邊市場表現。策略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同時,關注一些低估值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的行業,如:新基建等。

2023年02月22日
勝利早報【20230221】

隔夜美股休市。昨天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均大幅上漲,其中,金融、地產股強。外圍市場繼續受美國通脹、就業、消費等強勁數據影響,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持續憂慮,美股期貨繼續走弱。目前個別美聯儲官員發佈的加息幅度與利率高點遠超預期的鷹派言論,反映了美聯儲內部存在分歧,以及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但强健的經濟數據反映了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降低衰退的憂慮,而對於通脹前景,美聯儲鮑威爾預測相信CPI一定會下降,原因是占比40%的房租通脹將會在下半年有所緩解,這預測更符合通脹的趨勢。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國內政策上看,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刺激擴大內需,引導資金投資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同時,對外政策上,中國與伊朗的合作聲明看,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將帶來更多合作的訂單,在海外發揮中國產業鏈優勢。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叠加出口下滑,這些政策導向有利於化解經濟困境,支持經濟恢復。還有,國內正式宣佈A股全面註冊制,這是國內資本市場歷史性的改革落地,預計更多新行業的優秀企業能夠上市,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同時,政策上繼續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 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港股與A股短期可能強於外圍市場表現。策略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同時,關注一些低估值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的行業,如:工程機械等。

2023年02月21日
勝利早報【20230220】

上週五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僅道指上漲,其中,醫療、消費等強, 石油、科技等弱,中概股弱;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均收跌,其中,醫藥醫藥、美妝消費強,半導體、軟件股回落。上週五美股仍然在反映美國通脹、就業、消費等強勁數據所引致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憂慮。目前個別美聯儲官員發表言論目標的加息幅度與利率高點遠超預期的鷹派言論,反映了美聯儲內部存在分歧,以及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但目前强勢的經濟數據資料反映了美國經濟軟著陸的可能,降低衰退的憂慮,而對於通脹前景,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預測相信CPI一定會下降,主要是占比40%的房租通脹將會在下半年下降,這預測更符合通脹的趨勢。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國內政策上看,國家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刺激擴大內需,引導資金投資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同時,對外政策上,中國與伊朗的合作聲明看,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將帶來更多合作的訂單,在海外發揮中國產業優勢。但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與出口下滑,這些政策導向有利於化解經濟困境,支持經濟恢復。還有,國內正式宣佈A股全面註冊制,這是國內資本市場歷史性的改革落地,預計更多新行業的優秀企業能夠上市,給投資者帶來更多投資機會,同時,政策上繼續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 需要謹慎的是最近中美關係再度升級, 對半導體、軍工等行業不利。 綜合來看,短期週邊市場再度趨於謹慎,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港股與A股短期可能強於週邊市場表現。策略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同時,關注一些低估值受益於一帶一路政策的行業,如:工程機械等。

2023年02月20日
勝利早報【20230217】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午後大幅下跌,其中,互聯網科技、半導體等遭集體拋售。昨天A股滬深兩市尾盤大幅下跌,港股漲幅收窄,其中,電信運營商、醫藥零售等強勢。昨晚美聯儲官員布拉德表示建議3月加息50個基點,儘快達到加息至5.375%的利率峰值。這言論異常鷹派遠超市場預期,導致美股大幅調整。美國CPI、PPI、消費零售、就業人數等數據均高於預期,雖然降低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憂慮,但加深了市場對美國通脹是否回落的疑慮,導致市場異常謹慎。但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預測相信CPI一定會下降,主要是占比40%的房租通脹將會在下半年下降。這預測可以大大降低市場對通脹與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憂慮。從市場對通脹數據的反應也看出,最新CPI數據的增速雖高於預期,但是仍較上期放緩,通脹增速回落趨勢並沒有改變。目前市場走勢的核心仍是在於市場對通脹持續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分歧。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國內方面,最近國內官媒《求是》發表了習主席的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強調內需與投資、市場信心、改革等。文章的內容為2023年政府工作定調:全力拯救經濟與市場信心。另外,從最新國內數據看出,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出口下滑。 預計國內繼續推出重磅刺激內需政策。從最近官媒輿論引導來看,多管齊下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 需要關注的是最新新增信貸大規模流向企(事)業部門,未來將逐步對市場產生正效應。需要謹慎的是最近中美關係再度升級, 對半導體、軍工等行業不利。綜合來看,外圍市場再度進入大幅震盪格局,預計港股與A股短期跟隨震盪,等待新的轉折性利好事件。策略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而熱炒的數字產業短期進入調整,可等待行業出現新的利好信號。

2023年02月17日
勝利早報【20230216】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強勢。昨天A股滬漲深跌,港股繼續收跌,其中,通訊、IT服務、軟件開發強勢,醫療、地產等弱。昨晚美國公佈零售銷售數據大幅好於預期,減弱了市場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憂慮。同時,美聯儲鮑威爾預測相信CPI一定會下降,主要是占比40%的房租通脹將會在下半年下降。這預測可以大大降低市場對通脹與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憂慮。從市場對通脹數據的反應也看出,最新CPI數據的增速雖高於預期,但是仍較上期放緩,通脹增速回落趨勢並沒有改變,市場表現相對強勢。目前市場走勢的核心仍是在於市場對通脹持續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分歧。因此該數據並沒有偏離市場預期,美股調整的幅度也不會過大。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國內方面,昨天國內官媒《求是》發表了習主席的文章《當前經濟工作的幾個重大問題》,強調內需與投資、市場信心、改革等。文章的內容為2023年政府工作定調:全力拯救經濟與市場信心。另外,從最新國內數據看出,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出口下滑。 預計國內繼續推出重磅刺激內需政策。從最近官媒輿論引導來看,多管齊下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 需要關注的是最新新增信貸大規模流向企(事)業部門,未來將逐步對市場產生正效應。綜合來看,隨著外圍市場企穩回升,國內市場對政策面正回饋, 預計港股與A股震盪回升概率較大。策略上,把握數字產業受政策扶持帶來的行情,以及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

2023年02月16日
勝利早報【20230215】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僅納指上漲, 其中,新能源汽車、科技股強勢。昨日A股滬漲深跌,港股繼續小幅收跌,其中,電力設備、礦業等強勢,醫療、酒旅弱。昨晚美國公佈最新的CPI數據稍稍高於預期,再次加劇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的憂慮。最新CPI數據的增速雖高於預期,但環比仍繼續回落,通脹增速回落的大趨勢並沒有改變。相信未來美聯儲加息幅度維持25個基點概率較大,市場擔憂的是加息次數與利率高點,反映的核心問題仍在於市場情緒。整體起伏受市場對通脹持續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分歧影響,如若通脹並沒有偏離市場預期,美股調整的幅度也不會過大。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國內方面,最近國內公佈中央一號文件重點強調的內需,除了繼續保障農業發展外,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新能源汽車和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從最新國內數據看出,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出口下滑。 預計國內繼續推出重磅政策刺激內需,以支持市場信心與經濟回升。需要關注的是最新新增信貸大規模流向企(事)業部門,未來將逐步對市場產生正效應。綜合來看,美聯儲加息動向影響新興國家市場波動, 港股與A股短期走勢較為震盪,行業分化較為明顯。策略上,把握數字產業受政策扶持帶來的行情,以及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

2023年02月15日
勝利早報【20230214】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全線收漲,其中,互聯網股轉強。昨天A股滬深兩市收漲,港股則小幅收跌,其中,工程機械強勢。美聯儲即將於今晚公佈最新CPI數據,市場預期美國通脹數據增速繼續回落,減少市場對美國通脹預期與美聯儲放緩加息的分歧。同時,IMF官員表示金融市場有充分理由更加樂觀,主要歸功於中國重新開放,以及美國有方法避免經濟衰退。這些偏樂觀的消息令美股走強。目前市場走勢仍對通脹持續性與美聯儲貨幣政策的預期分歧影響,而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

國內方面,最近國內公佈1月份國內金融數據好壞不一,社融同比減少,新增貸款大幅增加但居民信貸增幅較少,也印證通脹與消費數據低迷。目前國內內需仍比較低迷,疊加出口下滑,市場對經濟回升的步伐開始謹慎。預計現階段市場仍需要重磅政策支持才能使市場信心與經濟回升,預計國內後續加大刺激內需,重點關注通脹數據與消費數據能夠真正企穩回升的信號出現。市場炒作方向,可以參考國內發佈的《品質強國建設綱要》,支持AI、智慧製造、創新藥等多個產業。綜合來看,外圍走勢短期震盪調整, 港股與A股短期走勢跟隨震盪,行業分化較為明顯。策略上,把握數字產業受政策扶持帶來的行情,以及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

2023年02月14日
勝利早報【20230213】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僅納指微跌,其中,新能源汽車、半導體、互聯網科技表現分化,中概股走弱。上周五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走弱,其中,酒旅行業強,新能源、半導體等分化。上周五美國公佈就業、消費者信心指數強,疊加美聯儲多位官員繼續發佈鷹派言論,以及俄羅斯減少石油產能,令市場擔心通脹高居不下,加劇市場對美聯儲激進加息憂慮。還有美國2年期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嚴重倒掛,使市場憂慮經濟衰退,降低入市意願。目前市場對通脹持續性、美聯儲的利率高點與縮表節奏的看法存在分歧,短期漲幅過大的市場出現調整的可能,而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國內方面,上周國內公佈1月份國內金融數據好壞不一,社融同比減少,新增貸款大幅增加但居民信貸增幅較少,也印證通脹與消費數據低迷。目前國內內需仍需要政策刺激,疊加出口下滑,市場對經濟回升的步伐開始謹慎。預計現階段市場仍需要重磅政策支持才能使市場信心與經濟回升,國內後面加大刺激內需,重點關注通脹數據與消費數據能夠真正回升。市場炒作方向,可以參考國內發佈的《品質強國建設綱要》,支持AI、智慧製造、創新藥等多個產業。綜合來看,週邊短期震盪調整, 港股與A股短期走勢跟隨震盪,行業分化較為明顯。策略上,把握數字產業受政策扶持帶來的行情,以及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

2023年02月13日
勝利早報【20230210】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再度下跌,納指跌幅較大,其中,新能源汽車、半導體強,互聯網科技分化,中概股走弱。昨日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午後發力大幅拉升,其中,新能源、半導體等成長板塊強勁。昨夜美聯儲多位官員繼續發佈鷹派言論,擔心通脹高居不下,同時,美國2年期與10年期國債收益率倒掛差繼續擴大,加劇市場對經濟衰退的擔憂,導致美股高開低走。目前市場對利率高點與縮表節奏的看法存在分歧,短期漲幅過大的市場出現調整的可能,而中線看,美國已進入加息後週期,市場每次調整都是中線買入的機會 。國內方面,昨天A股與港股出現大幅拉升,主要是有消息稱1月份國內信貸數據會創高點,出現大幅增加,同時美國財政部部長耶倫表示訪問中國的消息亦成爲利好。目前國內1月份製造業與服務業PMI出現回升,主要得益於疫情放開、國家推出積極的財政政策與寬鬆的貨幣政策等。然而,從目前汽車銷售、房地產銷售等情況,內需仍比較低迷,疊加出口下滑,市場對經濟回升的步伐開始謹慎,仍需看到更多積極的資料。另外,國內發佈了《品質強國建設綱要》,支援AI、智慧製造、創新藥等多個產業發展,預計在信貸投放、稅收、資本市場融資等全方位支援,為市場投資提供產業方向。綜合來看,週邊短期震盪調整, 港股與A股短期走勢跟隨震盪,行業分化較為明顯。策略上,把握數字產業受政策扶持帶來的行情,以及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調整後回升機會。

2023年0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