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責聲明:
匯港資訊有限公司及其資訊供應商努力確保所提供資訊的正確性和可靠性,惟不保證該等資料絕對正確。亦不對由於任何資料不確或遺漏所引起之損失或損害負上責任(不論是民事侵權行為責任或合約責任或其他)。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上漲,其中,互聯網科技、半導體繼續強勢,銀行扭轉跌勢;中概股份化。昨天滬深兩市與港股震盪收跌,其中,半導體、生物醫藥等強勢,汽車、金融等弱。市場消息方面,美國公佈2月份CPI同比增長6%,符合預期,通脹增速繼續回落,減弱了市場對通脹反轉向上的憂慮,同時,因美聯儲加息引起國債價格下跌衝擊美國銀行業,一度引起市場恐慌,倒逼美聯儲減緩或停止加息,目前美國議員提出美聯儲停止加息的議案。美國政府已出手救助矽谷銀行,能降低市場恐慌,但是核心的因素是美聯儲需要明確停止加息,使美債價格回穩,若美國國債繼續下跌的話,可能將會出現很多金融機構面臨兌付危機,導致死亡螺旋的危機,這是美國政府極不願意看到的。美聯儲暫停加息與降息的預期將升溫,利於刺激美國市場氣氛好轉,中長線投資者可以繼續趁跌建倉成長行業。國內方面,國內兩會結束後,預計新一屆領導團隊上臺,市場預期更多利好政策被推出來刺激經濟與恢復市場信心。國內2月的M2同比增速達到12.9%,創2018年以來新高;社融同比增速9.9%,較上月明顯回升。M2增速持續地超過社融增速,而且兩者差距不斷擴大,反映了持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寬鬆。同時2月CPI僅為1%,通脹無憂;PPI為-1.4%,繼續徘徊在負值區間。宏觀組合:低通脹、流動性寬鬆,這是經濟復蘇最好的環境。綜合來看,國內宏觀政策與經濟數據友好,若美聯儲因銀行危機事件而改變緊縮貨幣政策,市場將有一波反彈行情。策略上,應該繼續關注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互現,其中,多數科技、半導體強勢,銀行股續弱;中概股轉強;滬深兩市與港股收漲,其中,新能源汽車股弱。市場消息方面,市場繼續反映美國矽谷銀行出現危機所帶來的連鎖反應。為了避免危機擴散,美聯儲宣佈新的緊急銀行定期融資計畫,稱財政部將提供250億美元緊急貸款支持,保證儲戶資金100%安全。另外,今晚美國公佈CPI數據,伴隨著美聯儲救市方案退出,美聯儲暫停加息與降息的預期升溫,利於刺激美國市場氣氛好轉,中長線投資者可以趁跌建倉成長行業。國內方面,2月的M2同比增速達到12.9%,創2018年以來新高;社融同比增速9.9%,較上月明顯回升。M2增速持續地超過社融增速,而且兩者差距不斷擴大,反映了持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寬鬆。同時2月CPI僅為1%,通脹無憂。宏觀組合:低通脹、流動性寬鬆,這是經濟復蘇最好的環境。預計新一屆領導團隊上臺,將推出更加友好的經濟政策,全力刺激經濟增長。但需謹慎的是,外圍大環境的影響,政策的落地前,前期成長過快的炒作概念股或將面對大程度的回調,短期前景尚不明朗。行業上,兩大電信運營商宣佈提高利潤分紅比例。綜合來看,國內宏觀政策與數據友好,若美聯儲因銀行危機事件而改變緊縮貨幣政策,市場或將有一波反彈行情。策略上,應該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上周五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其中,多數科技、金融股弱,中概股走勢分化;滬深兩市與港股均下跌,其中,航天衛星、半導體材料等強勢,汽車等弱。市場消息方面,美國矽谷銀行出現危機,引發金融市場動盪,環球股市下跌。為了避免危機擴散,美聯儲宣佈緊急銀行定期融資計畫,稱財政部將提供250億美元緊急貸款支持,保證儲戶資金100%安全。此次矽谷銀行暴雷主要受累於美聯儲加息引發美國國債價格暴跌,隨著美聯儲救市方案退出,美聯儲暫停加息與降息的預期升溫,利於刺激美國市場氣氛好轉,中長線投資者可以趁跌建倉成長股行業。國內方面,2月的M2數據同比增速達到12.9%,創2018年以來新高;社融同比增速9.9%,較上月明顯回升。M2增速持續超過社融增速,而且兩者差距不斷擴大,反映了持續維持市場流動性寬鬆。同時2月CPI僅為1%,通脹無憂;PPI為-1.4%,繼續徘徊在負值區間。宏觀組合:低通脹、流動性寬鬆,這是經濟復蘇最好的環境。預計新一屆領導團隊換屆上台,政局穩固,將推出更加友好的經濟政策,全力刺激經濟增長。行業上,兩大電信運營商宣佈提高利潤分紅比例。綜合來看,國內宏觀政策與數據友好,若美聯儲因銀行危機事件而改變緊縮貨幣政策,市場將有一波反彈行情。策略上,應該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其中,金融、新能源汽車股普遍下跌,中概股繼續大幅回調。昨日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均下跌,其中,半導體材料與設備、軍工材料股較為強勢,消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弱。市場消息方面,昨晚美國公佈就業數據好於預期,鷹派加息的憂慮再次加劇,同時,拜登政府公佈重磅的新預算案,提出向富豪、富裕投資者及企業征收更高稅率的建議。目前國際局勢不明朗、加息環境下推出加稅,這種憂慮對市場短期衝擊比較大,還有美國加密貨幣銀行宣佈破產,瑞士信貸延遲公佈業績,兩大消息發酵亦衝擊市場,除非市場出現更為重磅的利好消息,否則美股調整的時間將有可能延長,中長線投資者建倉週期將拉長。國內方面,國內公佈最新CPI與PPI數據環比繼續下跌,增加市場對通縮的憂慮,原本在大規模刺激經濟的背景下,通脹應逐步回升,通脹回落反映了國內終端消費市場低迷,企業庫存高企可能壓垮很多企業。因此刺激內需消費刻不容緩,政府加大力度推進發消費券與增加投資,企業加大力度降價清庫存,將有望率先實現,需留意兩會結束後新一屆領導團隊公佈的經濟計畫。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急劇下跌,疊加國內通縮預期加劇,影響短期國內市場氣氛,而預計新一屆領導團隊上臺,將推出更加友好的經濟政策,市場下跌幅度有限。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尾盤小幅收漲,其中,半導體個股回暖,中概股續弱。昨日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延續弱勢,繼續大幅收跌,前期熱門概念炒作悉數啞火。市場消息方面,鮑威爾講話繼續鷹派,強調未就本月晚些時候加息的規模做出決定,繼續以最新通脹數據為准。市場預計美聯儲3月大概率加息50個基點,同時,利率倒掛情況更加衝擊市場信心。目前這種鷹派輿論與利率數據不利於短期週邊市場表現,需要做好短期市場較大下跌的準備,而中期看,美國通脹回落趨勢不會改變,目前情況是與短期高頻數據的滯後性有關,短期的下跌為中長期投資者帶來吸納的機會。國內方面,國內機構改革方案更新金融監管機構的權利,國內未來金融行業監管趨嚴,註冊制等所帶來的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將使資本市場趨於規範化;數字中國建設的地位提升,相關產業鏈將在未來的機會將比較多。發展指標上,2023年專項債發行規模3.8萬億人民幣比2022年4萬億元較少,財政赤字率3%維持不變,GDP增長目標5%符合預期,預計政府投資不會超預期,內需將會繼續成為市場政策的重點,後續可關注各地刺激內需消費的政策。 經濟數據方面,2月份PMI數據強勁,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打消了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的憂慮,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急劇下跌,影響短期國內市場氣氛,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春季躁動行情接近尾聲,市場可能會有短期小幅震蕩。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下跌,其中,互聯網、半導體普遍下跌,中概股較弱。昨天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均下跌,其中,石油與銀行股較強勢,新能源、新能源汽車、通信設備等弱。市場消息方面,昨晚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發表鷹派的講話,稱如果有必要,美聯儲準備加快加息步伐,最終利率可能高於預期。這言論導致美元指數飆升至105以上,美聯儲3月加息50個基點的概率跳漲至70%附近,同時,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5%附近,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4%附近,利率倒掛擴大更加衝擊市場信心。目前這種鷹派輿論非常不利於短期市場表現,需要做好短期市場較大下跌的準備,而中期看,美國通脹回落趨勢不會改變,目前情況是與短期高頻數據的滯後性有關,短期的下跌為中長期投資者帶來吸納的機會。國內方面,國內昨天公佈機構改革方案,預計金融監管機構的級別提高,國內未來金融行業監管趨嚴,註冊制等所帶來的直接融資比例提升,將使資本市場趨於規範化;數字中國建設的地位提升,相關產業鏈將在未來的機會將比較多。整體上,國內政府重點工作繼續提及經濟發展,引導信貸利率下行與增加信貸投放,刺激內需消費與增加基建投資。而發展指標上,2023年專項債發行規模3.8萬億人民幣比2022年4萬億元少,財政赤字率3%維持不變,GDP增長目標5%符合預期,預計政府投資不會超預期,內需將會推動經濟增長重要貢獻,重點關注各地刺激內需消費的政策。 經濟資料方面,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PMI資料強勁,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打消了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的憂慮,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影響國內市場氣氛,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市場下跌幅度有限。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勝利即日觀點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新能源汽車、半導體等偏弱,中概股偏弱。昨天A股滬市漲、深市跌,港股稍稍收高,其中,新能源、半導體材料設備強勢。市場消息方面,周二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講話,美債收益率出校小幅回升,三個月期美元Libor在周一時隔逾15年首度突破5%,導致昨晚美股與美債市場走勢謹慎。認為美聯儲繼續維持加息,但美國通脹回落趨勢,預期美聯儲大概率將進一步放緩甚至停止加息。目前情況是因短期高頻數據的滯後性,美國目前就業、通脹等數據強勁所帶來的加息憂慮將逐步減弱,美股市場將有望出現修復行情。國內方面,國內兩會正式召開,國內政府重點工作繼續提及經濟發展,引導信貸利率下行與增加信貸投放,刺激內需消費與增加基建投資。然而發展指標上,2023年專項債發行規模3.8萬億人民幣比2022年4萬億元少,財政赤字率3%維持不變,GDP增長目標5%符合預期,預計政府投資不會超預期,內需將會推動經濟增長重要貢獻,重點關註各地刺激內需消費的政策。昨天湖北省推出高額直接補貼給汽車廠,支持汽車降價促銷,認為其他省份陸續跟隨,刺激內需消費。 經濟數據方面,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PMI數據強勁,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打消了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的憂慮,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 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製度型開放,引導長期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預計國內市場將出現低成本的流動性充斥市場並有望與企業業績大幅改善形成共振,推動中國資產價格上漲。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好轉,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使市場下跌趨勢獲得扭轉。策略上,繼續關註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註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上週五美股三大指數繼續收漲,其中,科技、新能源強勢;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也收高,其中,軍工、半導體強勢。市場消息方面,最新消息美聯儲官員表示夏季可能暫停加息,因為加息的效果在春季已經有所體現。這些言論的背後說明美國通脹已經回落,美聯儲將進一步放緩甚至停止加息。目前情況是因短期高頻數據的滯後性,美國目前就業、通脹等復甦強勁以及美聯儲個別官員的鷹派言論,所帶來的加息憂慮將逐步減弱,美股市場將有望出現修復行情。國內方面,國內兩會正式召開,國內政府重點工作繼續提及經濟發展,引導信貸利率下行與增加信貸投放,刺激內需消費與增加基建投資。 經濟數據方面,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PMI超預期強勁,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打消了經濟恢復不及預期的憂慮,大大提振了市場信心。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引導長期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預計國內市場將出現低成本的流動性充斥市場並有望與企業業績大幅改善形成共振,推動中國資產價格上漲。綜合來看,短期週邊市場情緒好轉,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使市場下跌趨勢獲得扭轉。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內需消費超跌回升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大幅上漲,扭轉下跌趨勢,其中,科技股強勁,金融股弱。昨天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小幅收跌,其中,機械、信創、航天航空等強勁,新能源汽車與新能源弱。昨夜美聯儲官員發佈鴿派言論,支持美聯儲夏季暫停加息,因為加息效果可能在春季顯現出來。這個言論與之前因美國經濟資料強勁而美聯儲個別官員發出的鷹派言論完全不同,大大提振了低迷的市場情緒。較早之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也提及除了房租價格外,其他影響通脹的資料都出現回落,支援了美聯儲放緩加息步伐的支持因素。預計美聯儲內部對加息分歧對市場的衝擊將逐步降低,疊加美國與俄羅斯外長會面,利於環球市場的風險資產投資情緒回升。國內方面,國內2月份中國製造業PMI與非製造業PMI強勁,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利於市場信心恢復。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引導長期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最近商務部、財政部等部委持續發佈支持內需消費與投資的政策舉措,如:新能源汽車繼續免購置稅、把數位化率政策落實納入政府官員考核指標。預期更多政策出臺支持經濟發展。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好轉,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預計短期市場將有所好轉,結構性行情明顯,關注兩會前後官媒的輿論方向。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新能源、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內需消費超跌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漲跌不一,其中,科技股維持弱勢。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大幅收漲,其中,數字產業產業鏈強勁。昨夜美國最新製造業、消費、就業等數據強勁,市場擔憂美國通脹高居不下而導致美聯儲激進加息,加息預期升溫引發國債拋售,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再次突破4%,打擊了環球市場風險資產的投資情緒。這些因素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方面,2月份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和綜合PMI產出指數分別為52.6%、56.3%和56.4%,三大指數均連續兩個月位於擴張區間。這反映國內政策推動經濟恢復的效果得到驗證,利於市場信息恢復。同時,最近國內針對行業製定發展規劃高頻發布,讓市場看到國內在極力推動產業發展,在內需消費與新基建等方向上尤為明顯。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製度型開放,引導長期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產。上海與深圳兩大交易所公布全面實施註冊製,使更多企業能夠上市融資,增加直接融資需求。另外,證監會還強調要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反復,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但兩會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濃厚,預計短期市場以震蕩整固為主,結構性行情明顯。策略上,繼續關註軍工、新能源、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註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內需消費超跌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尾盤收跌,其中,科技股維持弱勢。A股滬深兩市收漲,港股則繼續下滑,其中,半導體、醫療轉強。週二為2月份最後一個交易日,歐美通脹數據令人堪憂,投資者試圖尋找通脹前景、經濟健康程度,以及美聯儲和歐洲央行未來加息路徑的線索:加息預期升溫引發國債拋售,美債收益率盤中創四個月新高,德債收益率升至逾十年高位,多重經濟數據疊加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國內全力刺激內需消費與新基建,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尤其是全國經營貸款利率與房貸利率都出現明顯下降,引導資金投資養老、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如: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提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等,昨日提出加快優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系加快建設。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上海與深圳兩大交易所公佈全面實施註冊制,使更多企業能夠上市融資,增加直接融資需求。還有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反復,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但兩會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濃厚,預計短期市場以震盪整固為主,兩會後才可能出現才會有較好的表現。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新能源、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內需消費超跌機會。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收漲,出現扭勢企穩的跡象,其中,新能源汽車、新能源等強勢。A股滬深兩市與港股繼續收跌,其中,消費、互聯網科技等強,半導體、醫療偏弱。昨晚美國公佈1月耐用品訂單環比降4.5%,創2020年4月來最大降幅,預期降4%,反映了美國消費者對耐用品支出趨於謹慎。而美國1月成屋簽約銷售指數環比升8.1%,創2020年6月以來最大增幅,反映出高利率並沒有讓購房者謹慎。結合美國公佈最新通脹、GDP、消費、就業與綜合PMI等數據,美國經濟基本面整體仍較為較好,這些數據仍支持美聯儲加息,加劇美聯儲加息的幅度與利率高點的分歧,這將使短期美股走勢偏謹慎。國內政策上看,國內全力刺激內需消費與新基建,引導社會信貸利率下行,尤其是全國經營貸款利率與房貸利率都出現明顯下降,引導資金投資養老、醫療、雲計算、新能源等新基建,如:昨日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佈局規劃》提出,要全面賦能經濟社會發展,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等。近期,證監會多次強調,擴大資本市場高水準制度型開放。上海與深圳兩大交易所公佈全面實施註冊制,使更多企業能夠上市融資,增加直接融資需求。還有引導居民從超額儲蓄向消費轉化,繼續引導金融機構與居民配置權益資產,增強市場對增量資金流入的信心。綜合來看,短期外圍市場情緒反復,而國內政策面上繼續友好,但兩會即將召開,市場觀望濃厚,預計短期市場以震盪整固為主,兩會後才可能出現才會有較好的表現。策略上,繼續關注軍工、新能源、信創、雲計算等新基建趨勢性機會,以及關注消費、互聯網科技、文化娛樂、醫療醫藥等內需消費超跌機會。